 |
城市承載了密集的人口、基礎設施、社會經濟活動等要素,描述這些要素的空間分布及其在時間軸上的發展和演變信息,形成了內容豐富的城市規劃基礎數據。在城市規劃、管理和發展決策等方面,遙感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都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發揮了特殊作用,其中有的作用是通過常規手段難以實現的。 |
- 城市監測
- 智慧城市
- 規劃一張圖
- 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
- 更多應用
高分影像城市遙感監測
與傳統的遙感影像相比,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有著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高、信息量大、所包含的地物的幾何和紋理信息更加明顯、能提取地物三維信息等優點。城市中的研究對象多屬于一些尺寸相對較小且空間信息較為重要的地物,再加上已形成一套全新的面向對象的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的處理和信息提取方法。這使得高分辨率遙感技術成為城市發展動態監測以及相關信息提取的最有效手段。
動態監測中獲得的數據還進一步運用于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監測、城市污水及垃圾處理站監測、城市園林及綠地監測、建設工程項目監測、房屋權屬管理、城市大比例尺地理空間數據、大都市圈和重點區域城鎮體系規劃遙感監測、國家重點鎮遙感監測、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市容市政管理、城市交通建設規劃、城市防震減災以及數字交通和數字城市的建設等諸多方面。
保障房建設監測
違法建筑監測
 |
|
 |
大面積的違章建筑
|
|
拆遷中的違章建筑
|
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能夠滿足城市環境監測,包括城市水監測、城市污染源監測、城市垃圾處理站監測等。 |
|
地面沉降將對沉降區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產生嚴重的影響。例如地面下沉的不均勻性容易使地表建筑物傾斜、墻壁開裂,甚至引起建筑物的倒塌;地面沉降易造成路基變形下沉、地裂縫,使城市地下設施、公路、鐵路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影響城市間的交通運輸;地面沉降會使沿海城市的防汛堤墻高程降低,海平面相對抬升,容易造成海水入侵,大大降低沿海城市的防汛能力。
傳統的地面沉降監測方法如精密水準測量、GPS測量,雖然測量精度高,但是無法滿足大尺度面域上的地面沉降監測,且易受氣候條件的限制。合成孔徑雷達差分干涉測量技術可解決面域監測難題,同時其雷達視線方向上形變測量精度能達到厘米級甚至毫米級,具有高分辨率、不受云雨條件限制、數據獲取周期短的特點,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大尺度面域地面沉降的實時動態監測。
 |
COSMO數據可實現大面積地面沉降監測,形變監測精度可達毫米級
|
|
|
東方道邇理解的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等IT高科技手段,在其管轄的環境、公用事業、城市服務、公民和本地產業發展中,將城市經濟信息、地理、人口、文化、生活各種綜合信息收集,然后分析、統計、集成、互聯這些數據,并且將其系統化、結構化和智能化,對城市政府在行使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政府職能的過程中的相關活動與需求,進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應對,為城市運營和發展提供更好的指導能力和管控能力,讓城市管理變得更加智能,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為居民提供一個更加健康、愉快、安全的生活環境。
“智慧城市”內容涵蓋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銀行、智慧能源、智慧電力、智慧食品、智慧購物、智慧社區等等。“智慧城市”全面建成后,每個人都可在城市運營中迅速得到滿足自己需求的響應。
|
|
規劃輔助決策系統
規劃輔助決策系統可以通過不同分辨率的高分影像數據和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形成真實的三維地表場景,在這個三維地表場景上可以加各種的基礎地理數據、規劃編制成果數據(如總規、控規)、以及道路紅線、審批數據等,還可以加載現狀的三維精細模型數據或者三維規劃設計方案,通過系統提供的瀏覽、飛行等操作來展示城市全貌或某一局部小區建筑物的三維效果。另外通過系統提供的查詢工具可以很方便的查詢各種地理要素的基本信息,例如可以查詢控規地塊的基本指標信息,某一建筑物的基本信息,還可以把某一建筑物的規劃文本、設計圖紙、PPT材料以及視頻等信息與建筑物或地塊關聯,從而查詢它們的各種多媒體信息。
另外,系統還提供了多種方式的空間量算功能,可以很方便的量算兩點之間的水平、垂直等空間距離,以及某一地塊的面積等信息。
 |
 |
 |
三維集成管理平臺
|
輔助選址規劃
|
系統接口擴展應用(一樓一庫)
|
管線信息系統
城市地下綜合管線數據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它的安全運行是現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質量運轉的保證。城市地下綜合管線數據是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基礎資料,只有盡快、全面、系統地掌握地下管線現狀,才能為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如地下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及運行管理等提供完整的基礎管線數據。
三維地下綜合管線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了綜合管線數據的檢查、入庫、更新、編輯、管理、瀏覽、定位、查詢分析、地圖制圖、報表統計、二三維聯動、管網空間分析、歷史數據管理與回溯、數據備份與恢復以及系統維護管理等功能,為城市地下管網的日常管理、設計施工、分析統計、發展預測、規劃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
|
 |
地下管網測量
|
|
管網開挖分析
|
 |
|
 |
用地分析功能
|
|
地下三維管線規劃
|
|
|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上,每套房屋都擁有自身的一整套“檔案”,從房屋的開發、建設到交易、登記情況,再到建成后的物業管理、使用維護直至最終拆除,房屋在其全生命周期之中的各種情況都一目了然。
在該平臺上,住建部門通過信息接口,為地稅、統計等部門提供準確適時的房屋基礎信息支持,為區域內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對轄區內房屋狀況直接查詢、統計分析等共享應用服務,實現縱向應用及橫向信息共享,服務政府、社會和百姓的房屋全生命周期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
|
社會化管理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互聯網、城管通信技術為平臺,以數字地理信息為基礎,結合移動定位系統、數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軟件平臺,為城市管理者提供聲、像、圖、文字四位一體的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針對城市部件的檢查、報警、緊急事件處理、指揮調度、督察督辦等功能。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內容,就是以人、地、物、情、事、組織和房屋等七方面為核心,最大限度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讓群眾滿意。
網格化城市管理的基礎平臺是一個基礎的、可擴充的綜合平臺,為網格化城市管理的業務系統提供基礎功能支撐。在該平臺基礎之上,可以根據城市管理和城市發展的需要,擴展網格化業務系統。它包括無線數據采集子系統、協同辦公子系統、受理子系統、基礎數據采集子系統、構建維護子系統、評價子系統、數據交換子系統七個子系統。
網格化城市管理業務系統是整個項目的業務處理核心,它負責將經過政務流程重組后的新的業務邏輯通過信息化的手段進行實現。它主要由以下幾個子系統構成:城管業務受理子系統、城管指揮中心、城市部件在線更新子系統、街城管案件辦理平臺、城管通系統。
數字房產
將GIS引入房地產管理標志著房地產管理走向更加成熟、更加規范的管理模式。數字房產能將所轄區域的高精度地形圖、遙感影像圖、房產分幅平面圖、房產分層分戶圖為基礎,創建形成空間數據庫,同時集成檔案數據以及專題數據形成房產屬性數據庫,通過對空間與非空間數據的存儲、檢索、管理、分析,生成各種空間專題信息,從而實現房產圖形、屬性、文檔一體化管理。GIS應用于房產管理,使得房產管理從傳統的以屬性為核心管理轉向以圖形為核心管理,是房產管理的一個飛躍。

|
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系統
|

|
房屋產權信息查詢
|
數字城管
數字城管即“數字化城市管理”,是基于3S等關鍵技術,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手段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進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暢與協調。
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就是采用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結合的方式,應用、整合多項數字城市技術,研發了信息采集器“城管通”,創新信息實時采集傳輸的手段,創建城市管理監督中心和指揮中心兩個軸心的管理體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從而實現精確、敏捷、高效、全時段、全方位覆蓋的城市管理模式。 |
|
|
|
|